新闻资讯

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或带动险资入市增量资金逾1300亿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或带动险资入市增量资金逾1300亿
(图侵删)

  权益资产对偿付能力的占用一直是险资在进行权益投资时的一大重要考量因素。

  5月7日上午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宣布了进一步推动险资入市的下一步政策。

  在三项相关政策中,将偿付能力规则中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受到行业关注。

  风险因子的调降能够带来多少增量险资?就此,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葛玉翔回复之一财经称,据他测算,这一政策或将带动增量资金规模逾1300亿元。

  “我们假设本次针对险资持有的沪深300股票风险因子下调10%,在50%沪深300成分股配置假设下,考虑风险分散效应前静态释放更低资本为364亿元,如果全部增配沪深300,对应股市资金将达1349亿元。如果不增配股票,则改善行业偿付能力充足率幅度1.4个百分点。”葛玉翔称。

  事实上,权益资产对偿付能力的占用一直是险资在进行权益投资时的一大重要考量因素。一旦偿付能力低于监管要求,将对保险公司的投资及业务开展造成巨大影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掣肘了险资的权益投资步伐。因此,在去年至今的这一轮长期资金入市政策之下,有多名行业人士呼吁进一步下调权益投资的风险因子。

  上一次险资权益投资风险因子下调是在2023年9月。彼时,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对于保险公司投资成分股,风险因子从0.35调整为0.3;投资科创板上市普通股票,风险因子从0.45调整为0.4。

  葛玉翔表示,自2023年9月调整风险因子以来,在持续低利率环境倒逼下,保险资金持续加大股票配置比例。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末人身险公司股票及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占比合计为12.5%,同比基本持平,但其中股票占比提升了0.36个百分点;财产险公司合计比例则为16.33%,同比提升1.23个百分点,其中股票占比提升0.95个百分点。

  总体而言,业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大部分险企尤其是大型上市险企的权益投资比例仍较监管上限有一定空间。在上月监管上调险资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后,险企按照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不同,权益投资比例上限从之前的10%~45%上调至10%~50%。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诺和诺德一季度营业利润增长22%,下调全年业绩预期
  •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取向下首度降准降息!一揽子货币政策三大类共十项
  • 美银:特朗普关税冲击下,投资者资金正从美股流向欧洲和日本
  • 海通国际:维持上海医药“优于大市”评级 目标价13.73港元
  • 大酒店:2025年第一季度半岛酒店大中华地区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2211港元
  • 中国农业银行原首席专家兼浙江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冯建龙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钢铝关税,谁最受伤?
  • 被控15年受贿3.43亿,西藏自治区原党委书记吴英杰当庭认罪悔罪
  • 重磅金融政策密集发布!一文梳理这场国新办发布会
  • 美国2月二手房销量高于预期 受益于供应增加和天气好转
  • 印度突袭检查亚马逊与Flipkart仓库 宣称发现大量违规商品
  • 债券市场“科技板”来了:哪些机构能尝鲜,重点支持哪些领域
  • 法国戏剧舞台上的奇珍异宝是怎么来的?
  • 上海楼市“小阳春”完美收官:新房二手房持续热销,多个红盘排队入市
  • 中央结算公司:全额减免科技创新专项金融债券发行登记服务费
  • 关键词: